升降機(電梯)的超載保護系統(tǒng)是至關重要的安全裝置,其目標是防止電梯在載重量超過其額定能力的情況下運行,從而避免潛在的設備損壞、鋼絲繩斷裂或制動失效等嚴重安全事故。其實現主要依賴以下幾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:
1.超載檢測(環(huán)節(jié)):
*稱重傳感器:這是的元件。通常采用應變片式稱重傳感器,它們被戰(zhàn)略性地安裝在:
*轎廂底部:常見的方式。傳感器(通常4個或更多)安裝在轎廂框架與轎底之間,直接測量轎廂及其內部載荷的總重量。
*曳引機承重梁/底座:測量作用在曳引機上的總負載(轎廂、對重、鋼絲繩等的綜合力)。
*轎廂繩頭組合處:測量鋼絲繩施加在轎廂上的拉力。
*工作原理:當載荷施加時,傳感器內部的應變片發(fā)生微小的形變,導致其電阻值改變。這個電阻變化通過惠斯通電橋電路轉換成微弱的電壓信號變化。
*信號處理:微弱的傳感器信號被送到電梯控制系統(tǒng)(通常是PLC或微控制器)中的稱重儀表板或信號調理模塊。在這里,信號被放大、濾波(消除振動等干擾)并轉換為數字信號。
2.控制邏輯判斷(決策環(huán)節(jié)):
*控制系統(tǒng)將處理后的實時重量信號與預設的額定載重量(Q)進行比較。
*系統(tǒng)通常設定兩個關鍵閾值:
*預警閾值(例如90%-95%Q):當載荷接近額定值時,系統(tǒng)可能通過轎廂內的指示燈或聲音提示(如蜂鳴器)提醒乘客注意,但尚不阻止運行。此功能非強制要求,但常見。
*超載動作閾值(100%Q或略高,如105%Q):這是安全紅線。一旦檢測到載荷達到或超過此閾值,系統(tǒng)立即判定為超載狀態(tài),并觸發(fā)保護動作。
3.保護動作執(zhí)行(響應環(huán)節(jié)):
*聲光報警:轎廂內(通常位于操縱箱上方或明顯位置)的超載指示燈(常為紅色)會亮起,同時蜂鳴器或語音提示會持續(xù)發(fā)出警報聲,明確告知乘客電梯已超載。
*禁止關門/保持開門:控制系統(tǒng)會取消關門指令(如果門正在關閉則令其重新打開)或阻止關門操作(即使按下關門按鈕也無效),使轎門和層門保持開啟狀態(tài)。
*禁止啟動運行:控制系統(tǒng)會斷開電梯的運行方向指令和主驅動接觸器/變頻器使能信號,確保電梯即使在有運行指令的情況下也無法啟動。
*取消已登記指令:有時系統(tǒng)會自動取消轎廂內所有已登記的樓層呼叫指令。
4.復位與恢復:
*只有當超載狀態(tài)被解除(即足夠多的乘客離開轎廂,使實測重量持續(xù)穩(wěn)定地降低到超載動作閾值以下),報警才會停止,超載指示燈熄滅。
*此時,控制系統(tǒng)恢復正常邏輯,允許乘客操作關門按鈕關門,并登記運行指令,電梯方可正常運行。
關鍵技術與設計要點:
*精度與可靠性:傳感器必須、穩(wěn)定,能抵抗電梯運行中的振動和沖擊。系統(tǒng)需定期校準。
*冗余與自檢:系統(tǒng)可能采用傳感器冗余配置或具備自檢功能,在傳感器故障時能安全失效(通常表現為認為超載,禁止運行)。
*防抖動處理:軟件算法需過濾瞬時載荷波動(如乘客跳動),避免誤動作,但需確保對持續(xù)超載的及時響應。
*符合標準:設計必須嚴格遵守國家/國際電梯安全標準(如GB7588,EN81-1/2,ASMEA17.1),對超載檢測精度、響應時間和保護動作有明確要求。
總結:升降機超載保護通過高精度傳感器實時監(jiān)測轎廂載荷,由控制系統(tǒng)判斷是否超載,并果斷采取聲光報警、禁止關門、禁止運行等聯鎖保護動作,強制要求減載直至恢復正常狀態(tài)。這是一個閉環(huán)的、以安全為優(yōu)先級的自動控制系統(tǒng),是保障電梯安全運行的基石之一。
好的,這是一份關于升降機(電梯)指示燈含義的詳細說明:
升降機(電梯)的指示燈系統(tǒng)是其人機交互界面的重要組成部分,通過不同的顏色、符號和數字向乘客傳達電梯的實時狀態(tài)、運行方向和位置信息。理解這些指示燈的含義對于安全、地使用電梯至關重要。以下是常見的指示燈及其含義:
1.運行方向指示燈(箭頭燈):
*向上箭頭(↑):表示電梯當前正在上行,或者門打開時,指示本次停靠后將向上運行。
*向下箭頭(↓):表示電梯當前正在下行,或者門打開時,指示本次??亢髮⑾蛳逻\行。
*雙向箭頭(↑↓)或閃爍的箭頭:較為少見,可能表示電梯正在開門、關門過程中,或者處于待機狀態(tài)(不同品牌可能有差異)。有時也表示電梯在響應多個呼叫,方向尚未終確定。
*無箭頭亮起:通常表示電梯處于靜止、空閑狀態(tài),或者門已完全打開供乘客進出。
2.樓層位置指示燈(數字顯示屏):
*數字顯示:常見的形式,清晰顯示電梯轎廂當前所在的樓層編號(如“1”,“2”,“3”…或“B1”,“B2”表示地下層)。
*作用:讓候梯廳的乘客知道哪部電梯即將到達,也讓轎廂內的乘客確認當前所在位置。
*變化方式:數字會隨著電梯的運行而遞增或遞減變化。電梯停止開門時,數字通常穩(wěn)定顯示當前樓層。
3.狀態(tài)/報警指示燈:
*綠色燈(常亮或閃爍):
*正常運行/空閑:通常與方向燈熄滅或顯示當前樓層一起出現,表示電梯處于正常工作狀態(tài),可以正常使用。
*開門完成/可進入:有時在轎廂門完全打開時會亮起綠色燈,提示乘客可以安全進入。
*黃色/琥珀色燈(常亮或閃爍):
*預警/注意狀態(tài):常見的是超載預警。當電梯檢測到轎廂內重量接近或達到額定載重時,黃色燈會閃爍,并伴隨蜂鳴警報聲,提示乘客減少重量或部分人員退出。
*檢修/維護模式:當電梯處于維修、保養(yǎng)或調試狀態(tài)時,黃色燈可能常亮,表示電梯暫停服務,禁止乘客使用。
*故障提示(非緊急):某些非緊急故障(如門感應器短暫受阻)可能導致黃色燈閃爍。
*紅色燈(常亮或閃爍):
*嚴重故障/報警:這是需要警惕的狀態(tài)。紅色燈亮起通常表示電梯檢測到嚴重故障或處于緊急狀態(tài)(如安全回路斷開、運行異常等)。
*緊急停止狀態(tài):按下緊急停止按鈕后,紅色燈會亮起。
*消防運行狀態(tài):當大樓啟動消防模式,電梯進入消防員服務狀態(tài)時,紅色燈會亮起(通常伴有特定標識如“FIRE”)。
*超載報警:在嚴重超載時,除了黃燈閃爍警報,終可能導致電梯停止運行并亮起紅燈(同時伴隨持續(xù)警報聲)。
*特殊符號燈:
*輪椅標志/殘疾人:表示該電梯符合無障礙要求,或優(yōu)先服務于行動不便者。
*消防員標志(如頭盔):亮起時表示電梯處于消防員控制模式。
*禁止進入/停止符號(如圓圈加斜杠):明確表示電梯當前不可使用。
*開門/關門指示:有時會用“>|<”或“<|>”符號表示門正在關閉或打開。
4.呼叫登記指示燈(候梯廳按鈕燈):
*按鈕燈亮起:表示該樓層的上行或下行呼叫已被電梯系統(tǒng)登記,正在等待電梯響應。燈熄滅表示呼叫已被應答(電梯即將到達或已到達)。
總結與安全提示:
*顏色是線索:綠色通常代表“安全/可用”,黃色代表“注意/預警”,紅色代表“危險/停用”。方向箭頭和樓層數字提供了運行意圖和位置信息。
*遇黃燈(超載):務必遵守警報,立即減少載重,禁止強行進入或滯留。
*遇紅燈:禁止使用該電梯。如果被困或發(fā)現異常,應立即通過緊急呼叫按鈕求助或聯系物業(yè)/維保單位。
*看方向燈再進入:進入前確認方向燈指示的方向符合您的需求。
*注意特殊狀態(tài)燈:如消防、檢修等標識燈亮起,表明電梯處于模式,普通乘客不應使用。
*以實物標識為準:不同品牌、型號的電梯指示燈設計可能略有差異,具體含義應參考電梯旁或轎廂內的說明貼紙/標識。如有疑問,應咨詢物業(yè)或維保人員。
理解并遵守電梯指示燈的含義,是保障自身安全、維護電梯正常運行秩序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當指示燈顯示異常狀態(tài)時,保持冷靜,遵循指示或尋求幫助是明智的選擇。
升降機防擠壓裝置:守護乘梯安全的“無形屏障”
升降機(電梯、自動扶梯等)作為垂直交通的工具,其運行區(qū)域(如廳門與轎門之間、梯級與圍裙板之間)存在潛在的剪切或擠壓風險。防擠壓裝置正是針對這一關鍵危險點設計的安全保護系統(tǒng),其使命是在人員或物體即將被夾住或擠壓時,及時探測并強制設備停止運行,避免嚴害事故的發(fā)生。
主要類型與工作原理:
1.光電式保護裝置(光幕/光柵):
*原理:在門區(qū)兩側(或扶梯出入口)安裝和,形成密集、平行的紅外光束“保護網”。
*作用:當任何光束在關門(或運行)過程中被遮擋(如乘客伸手、身體阻擋),控制系統(tǒng)立即識別為障礙物存在,瞬間發(fā)出開門指令或緊急停機命令,防止門扇或梯級繼續(xù)動作造成擠壓。
*特點:非接觸式,反應靈敏,覆蓋范圍廣,是目前電梯門和扶梯出入口主流的防擠壓方案。
2.觸邊/安全邊緣裝置:
*原理:在門扇前邊緣或扶梯圍裙板下方安裝柔性條狀傳感器(內部含壓力敏感元件或電容/電阻感應層)。
*作用:當該柔性邊緣受到輕微壓力或觸碰(如乘客衣物被夾、手指觸碰),內部傳感器動作,立即觸發(fā)設備停止或反向運行。
*特點:接觸式,對柔軟、細小物體的探測效果好,常用于自動人行道圍裙板或作為光幕的補充保護。
3.其他輔助裝置:
*超聲波/微波傳感器:探測門區(qū)內的障礙物,作為光幕的補充或替代。
*機械式安全觸板:較早期的技術,通過杠桿機構在碰撞障礙物時觸發(fā)微動開關?,F在應用較少。
*安全靴裝置:用于某些類型電梯門,在關門受阻時通過機械聯動觸發(fā)開關。
不可或缺的重要性:
*生命安全保障:直接防止乘客(尤其兒童、老人)在進出轎廂或乘坐扶梯時發(fā)生肢體被夾、擠壓的事故,是保障人身安全的關鍵防線。
*法規(guī)強制要求:國內外電梯安全標準(如中國GB7588、歐洲EN81系列、美國ASMEA17.1等)均強制規(guī)定電梯門和自動扶梯必須配備有效、可靠的防擠壓裝置,并對其性能(如探測盲區(qū)、響應時間、靈敏度)有嚴格測試要求。
*提升設備可用性與信心:可靠的安全裝置增強乘客對升降設備的信任感,減少因安全顧慮引發(fā)的恐慌或投訴。
總結:
升降機防擠壓裝置是精密而關鍵的安全衛(wèi)士,它通過光、電、力等多種傳感技術,在毫秒間識別潛在危險并果斷干預。無論是無形的光束“幕墻”還是柔韌的感應“邊緣”,它們都在默默構建一道至關重要的安全屏障,時刻守護著每一次乘梯的安全,是現代升降設備不可或缺的安全配置。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直接關系到公共安全,必須嚴格遵循規(guī)范進行設計、安裝、維護和定期檢驗。